首页 / 发糕学院 / 编辑记者

媒体记者技能提升,新闻标题的坚守与创新

来源:时间:2022-09-13热度:0

  近几年来,“标题党”现象非常普遍,表现为标题与内文不一致,作者为吸引受众眼球故意打擦边球,甚至颠倒黑白,在文娱稿类件中尤其多见。比如一家名气非常大、每篇文章阅读量都在10 万+的公众号,曾发表一篇文章的标题为《张智霖首谈离婚影响,揭露婚姻真相:“有些幸福,都是强装出来的……”》的文章,单看标题,很容易理解成张智霖离婚了,但打开内文细看并不是这么回事,事实是他年少时曾经历父母离异。

  “标题党”风格的新媒体稿件真的能带来流量吗?或许会,但是也很容易让受众产生反感情绪,从而不再点击其发布的其他稿件。

  再来看人民日报微信公众号的标题,与内文完全一致,都是新闻事实,但由于编辑在标题中点出了最核心的内容,内容本身就具有较强的新闻价值,吸引受众点击。比如2022 年1 月28 日刊发的《零下40 度!他提上两壶开水就往地上倒,想干嘛?》,2 月9 日《“冬奥会以来,我大概吃了200 个饺子”》,2 月10 日《“粉衣小哥”找到了!故事还有新进展……》,2 月16 日《他骨瘦如柴,四处骑车义卖,他走了》等,标题并没有很特别的“花招”,但是能吸引人阅读,让人不由得赞叹:平实也是一种力量。

  长期以来,人民日报以稳定的编辑风格让受众产生阅读期待,不断提高受众黏性。当然,“稳定”并非一成不变,而是内容与形式的高度统一,将恰当的标题用于特定的语境,可以理解为标题制作水平“稳定”。

  与传统纸媒相比,新媒体在标题制作时更加不拘一格,以更多变化给受众更多新鲜感。比如,用对话体描述事实,2 月14 日徐梦桃夺冠后的标题《“我是第一吗?”是!》,2 月19 日《“这个冬奥裁判好像我校大厨”,网友:大胆点,去掉好像》;在表述事实的同时表达直观感受,比如1 月24 日《这是他们的笑容,我却看哭了》《这不巧了吗!三姐妹嫁给同一单位的三个军人》;也可以直抒胸臆表达情感,让受众产生强烈的同理心,比如2 月17 日《老将不老,只因拼搏者永远年轻》,2 月20 日《永远是彼此的冠军!无可替代!》; 或者偶尔调皮一下,比如3 月11 日《小编发稿速度跟不上了》;有亲和力的口语化表达也比比皆是,比如3 月2 日《慕了!119 和110拍婚纱照有多酷》,3 月7 日《这邻居,能处》;有时画面感、戏剧性跃然屏上,让人忍俊不禁,比如3 月1 日《骗子被骗得怒吼:“我要去公安局报案抓你”!》;还可以运用一语双关的表达增添标题的韵味,比如1 月28 日《这是“天大”的事!高校包机护送学生回家》,2 月18 日《会当“凌”绝顶 “翊”览众山小》。这些均体现了人民日报不拘一格的专业编辑水准。

  从纸端到指端,新闻标题制作对于主流媒体来说更为重要。新型主流媒体标题“藏露有度”才能吸引受众,同时更需要吸收网络热词等创新元素,不拘一格地进行情感表达,但是又必须保持谨慎,避免走入“标题党”误区。新形势下主流媒体应注重提升采编人员的业务能力,比如记者、编辑要有持续学习意识,从诗词典故到新科技新知识都可以信手拈来;记者投稿时不妨做两个标题,一个用于纸媒,一个用于新媒体,编辑在记者标题的基础上再进行加工、提炼、升华。


相关标签: 媒体记者 新闻标题

总能传媒 全国媒体邀约一手安排