首页 / 发糕学院 / 软文范例

没有新闻媒体,中国古代疫情信息如何公开与传播?

来源:时间:2022-02-08热度:0

  疫病的历史和人类的历史一样久远,任何时代,瘟疫的流行都给社会带来极大的摧残,给百姓带来无尽的伤痛。

  山东嘉祥武氏祠汉代壁画《乡傩图》,反映汉代驱除毒虫避疫的观念

  在我国古代,发生过多次疫情。古代政府在面对疫病时,采取了一些防疫措施,其中对疫情信息的公开和传播,在遏制疫病发生和流行方面起到了一定效果。

  及时上报地方疫情

  据记载,我国战国时期就有逐级报告疫病和调查可疑病例的制度。

  秦汉以后,国家疆域扩大,开始实行等级管理,中央政府事务日益繁杂,于是,一旦地方发生疫情,及时上报就显得尤为重要。

  在湖北云梦睡虎地出土的“秦朝政府公文”《睡虎地秦墓竹简封诊式》上,记载了一则对麻风病人的疫情报告:“甲有完城旦罪,未断,今甲疠,问甲何以论?当迁疠所处之。”(疠:麻风病;疠所:专门隔离麻风病人的地方)。

  《睡虎地秦墓竹简封诊式》

  北宋皇祐四年(1052年)春,全国很多地方暴发疫情,但地方官吏的奏章里却很少提及。警觉的宋仁宗发布诏令说,“岂非言路壅塞所致乎”,并规定凡是有关州县疫情报告的公文及臣僚奏疏,中央各部门不得阻留,要“直达于上”。

  清朝宣统二年(1910年),中国东北地区爆发鼠疫,清政府随即发布疫情报告律令:“各管地有无疫患(疫情),必须五日一报,市、州、县以上,有疫毙人数,应报呈。”

  公开发布防疫措施

  在古代,面对疫病的汹涌来势,政府会通过多种方式发布防疫措施。

  许多朝代帝王在大疫流行时,会颁布诏令以安抚百姓,并下令各级政府共同抗疫。这些诏令一般涉及具体防疫措施如派遣使者巡视病情、设立临时隔离医院,减免田租,开仓放粮等。如在唐朝,代宗针对“杭越间疫疾颇甚”的情况,颁布《恤民敕》;文宗深感财赋来源受疫灾影响,颁布《赈恤诸道百姓德音》。

  北京福佑寺,始建于清顺治年间,曾为康熙帝玄烨儿时避痘(天花)的隔离之所

  而地方政府也会通过发布命令的方式组织民众积极应对疫情。北宋庆历八年(1048年),河北、京东地区暴发疫病。京东路宣抚使、青州知州富弼发布《擘画屋舍安泊流民事指挥》《晓示流民许令诸般采取营运事指挥》等命令,并建立“公私庐舍”,在救治病人方面发挥了重要的作用。

  大力普及防疫常识

  自从人们认识到疫病的可怕,就一直在思考如何预防疫病的发生。而普及正确的防疫常识作为预防疫病的重要环节,各朝各代都十分重视。

  在唐朝,有地方医学教育机构培养医生和防疫人员,并指示各地宣讲《新修本草》等医书中的医学知识,推广《广济方》《广利方》等中医药方,大力打击巫术迷信。

  南宋画作《村医图》(局部)反映出的很有可能就是村医为村民治疗瘴疾

  明朝嘉靖二十年(1541年),京城暴发“疾疬”,明世宗亲自撰写方书,制成《济疫小饮子方》,“颁下所司,遵用济民”,并令礼部向民间散发药方。乾隆年间,政府还曾把瘟疫的预防知识和简单的药方刻录在石板上,放置于京城的胡同口处,以示民众。

  真实记载死伤情况

  自有文字以来,中国一直十分重视记录灾害的情况。虽然由于古代的记载缺乏科学的量化统计,对数字缺乏核实,但史官们仍会选择用会要、史录、方志、正史等尽可能真实地记录疫情。

  《明史·五行志》对死者记载得很详细,记载永乐六年(公元1408年)疫死七万八千四百余人,嘉靖四年(公元1525年),山东疫死四千一百二十八人。最突出的要数《清史稿·灾异志》对疫情记载得特别详细,大大小小的疫情有一百多次,凡此种种。

  延伸阅读:

  110年前,东北鼠疫防治中的信息公开

  1910年11月,中国东北地区爆发鼠疫,并迅速蔓延波及五省六市,4个月内死亡人数达6万多人。医学博士伍连德临危受命奔赴疫区,采用多种防疫措施成功扑灭疫情。期间,他非常重视信息公开,在其主导下,很多地方开始沿路张贴“疫情形势表”,奉天防疫事务所每天更新“疫病患者表”,所有数据都非常详细,有效缓解了民众的焦虑情绪。

  1911年,傅家甸滨江防疫疑似病院

  主要参考文献:

  王玉德:《试论中国古代的疫情与对策》,《江汉论坛》2003年第9期

  董维、宏伟:《中国古代社会防疫措施探析》,《内蒙古中医药》,2014年第10期

  孟庆云:《瘟疫与中华民俗文化》,《中医文化》2004年第3期

  王文远:《古代中国防疫思想与方法及其现代应用研究》,南京中医药大学2006年博士研究生论文

  吴鹏:《唐朝是如何依法治疫的》,《人民法院报》2020年03月06日


相关标签: 新闻媒体

总能传媒 全国媒体邀约一手安排